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

舊地重遊_十一月的昆明教學

圖:雲南大學著名的銀杏樹影
十一月,十一個同學的邀約,配色課在氣候宜人的昆明,播種了!
距離上次去昆明的時間已有十七年,行程確定時,邊上網訂機票邊與老爺聊天的時候,數出【十七】這個數字,我們兩個都帶著驚訝與歎息,不經意間時間已經過了十七年,那時還是戀人的我們(啊呀~透露出婚齡了!),電話通訊不便,遠在昆明采風的他,總是要照約定時間騎著單車,到可以撥打越洋電話的小舖,用昂貴不便的短暫通訊聯繫感情。
十七年後的昆明,會是怎樣的變化呢?
上課地點是雲南大學的圖書館會議室,諾大的空間,讓上課的同學們很舒服的攤開隨身準備的花布片,下飛機到隔天上課,不停在行車的路上發出驚訝聲,當然~景色已經變化到完全陌生,一方面也是時間沖淡了記憶,另一方面,高樓大廈的天際線,昆明已經不是質樸悠閒的城市風光了。

一路密集的課程進度,我知道讓同學們有些喘不過氣,另一方面,要大家跳脫以往【靠感覺】,依照課程指示運用邏輯練習,很快的學會用邏輯抓出色彩運用的方法,時間與速度的擠壓,都是為了屏除以往的學習經驗,我能了解,這樣一堂課,的確會讓人有壓力,但是就因為有了壓力,才會有演進哪!

【靠感覺】跟【配多了、配久了就會知道】的配色法,的確為很多人造成問題,其實配色是可以有方法學習到的呀!【感覺】可能乾涸、【依靠經驗累積】可能需要浪費時間跟材料,若是連色彩的正確辨認能力都有狀況,怎麼能準確的達成設計所需的配色工程呢?
能讓上課的同學學會配色的方法,是很開心的事!把方法教給妳,用簡單的練習讓妳開始有配色的頭緒,用妳自己收藏的布料配出屬於個人色彩的風格,這就是這門配色課想要達成的目標。

這個目標,不是拷貝我的風格,而是找到妳自己。
當然~如果你喜歡誰的風格想要摹仿,那也是不錯的事!因為畢竟妳有喜歡的方向啊~


到每個陌生的新地方,總是利用簡單的方式熟悉,比如:飲食。
飲食對旅行的疲憊,很有消除的能力!從吃的過程,也能了解當地人文風采的特色。
雲南的美食,酸的、辣的、Q彈的米線、香味特殊的菌菇、帶來風味的火腿.....都是過去曾經的記憶。
這次,很開心也很不好意思的麻煩同學們,下課後帶我吃了幾處的簡單美食,用很快的方式重新品嚐了雲南。


圖:雲南特殊的米食,餐後來一小塊這個,是很棒的休止符。


沒有留言: